《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和士兵戍边生活的诗歌,作者为宋代诗人辛弃疾。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士兵的艰辛生活和诗人对国家的忠诚。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他出生于文学世家,自幼聪颖过人,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词作成就最高。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救国,曾多次上书朝廷,提出抗金策略,但未能得到采纳。
诗歌内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歌解析:
这首诗以明月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未来的迷茫。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起舞弄清影”来形容自己的孤独和无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而“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离别的无奈。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总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的一首代表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士兵的艰辛生活和诗人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络整理,如有疑问,请联系(合作微信:id530000)。
本文地址:https://www.appledu.com/post/7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