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天公重抖擞》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稍知天下有沉浮,犹恐杯盘不继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甫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人才的重视。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解析:
首联:“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一联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劝告天公(即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种标准,要广泛地选拔人才。这里的“天公”象征着权威和权力,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打破陈规陋习,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颔联:“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一联强调了文学创作要与时俱进,要根据时代的特点来创作。诗人认为,文章和诗歌都应该为时代服务,反映时代的精神。
颈联:“稍知天下有沉浮,犹恐杯盘不继来。”
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诗人知道世界上有兴衰成败,但他仍然担心自己的处境,担心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施展。
尾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这一联通过描写农家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通百姓的同情。诗人认为,虽然农家的酒虽然浑浊,但丰收的年景足以让客人吃饱喝足。
颈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一联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认为,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相信前方会有新的希望。
尾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这一联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认为,即使时代在变化,也应该保留传统文化。
结尾:“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自由地漫步在月光下,随时敲响朋友的家门。
总的来说,《我劝天公重抖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杜甫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人才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络整理,如有疑问,请联系(合作微信:id530000)。
本文地址:https://www.appledu.com/post/7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