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枯鹰眼疾》全诗内容解析

作者:网络整理 2025-04-04 浏览:1076
导读: 《草枯鹰眼疾》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解析。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胡人吹玉笛,一半是胡声。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封。夜中军壁冷,铁马冰河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

《草枯鹰眼疾》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解析。

《草枯鹰眼疾》全诗内容解析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胡人吹玉笛,

一半是胡声。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封。

中军壁冷,马冰河冷。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怜后常渴,

不赐将军镜中霜。

这首诗共分两阕,每阕四句,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将士的敬仰。

首句“草枯鹰眼疾”,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枯草、鹰眼、疾,都是表达荒凉、萧索的意象。次句“雪尽马蹄轻”,雪尽意味着春天来临,马蹄轻快,暗示着战争的结束。

第三句“胡人吹玉笛,一半是胡声”,胡人吹笛,笛声中有胡音,反映了战争中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第四句“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封”,折柳是春天的象征,但春色未曾封,意味着战争尚未结束,春天尚未到来。

第二阕的首句“夜中军壁冷”,描绘了夜晚军营的寒冷,次句“铁马冰河冷”,铁马指的是战马,冰河则是边塞的象征,冷字反复出现,强调了边塞的严寒和战争的残酷。

第三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壮士都是战争的象征,百战死和十年归,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第四句“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归来后的将士见到了天子,天子坐在明堂,象征着重归和平。

最后两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怜后酒常渴,不赐将军镜中霜”,策勋和赏赐是对将士的表彰,但诗人用“可怜”来表达对将士的同情,他们虽然得到了赏赐,但内心却充满了渴望和孤独。最后一句“不赐将军镜中霜”,霜是寒冷的象征,诗人用这个意象来表达将士们内心的寒冷和孤独。

《草枯鹰眼疾》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将士的英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络整理,如有疑问,请联系(合作微信:id530000)。
本文地址:https://www.appledu.com/post/7473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