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留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江留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耐清贫。
徒有凌云志,终为土偶人。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解读:
第一部分(江留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江留天地外”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江景,江水奔腾不息,仿佛流淌在天地之外。‘山色有无中’则表达了山色时隐时现的神秘感,山与云雾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第二部分(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这一部分描绘了郡城前浦的景色,郡城仿佛漂浮在水面上,波澜起伏,动感十足。‘波澜动远空’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波的动态美,以及其带给远处的视觉冲击。
第三部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耐清贫;徒有凌云志,终为土偶人)
这部分诗从描绘自然景色转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了八月份湖水平静的景象,水天一色,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通过气蒸云梦泽和波撼岳阳城的景象,表达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渺小的无奈。
“欲济无舟楫,端居耐清贫”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安于清贫、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
“徒有凌云志,终为土偶人”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认为自己虽然有着高远的志向,但最终却无法摆脱尘世的束缚,成为了一个平凡的人。
整首诗以江景为引,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是王之涣诗歌中的佳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络整理,如有疑问,请联系(合作微信:id530000)。
本文地址:https://www.appledu.com/post/7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