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视频(教育心理学视频讲解视频)

作者:网络整理 2024-11-03 浏览:24
导读: 1、《教育心理学见习》的微课设计作业属于哪种模式 2、...

《教育心理学见习》的微课设计作业属于哪种模式

1、微心理模式。微课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则会优化教学效果,使用不当,则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学见习》的微课设计作业属于微心理模式,微课设计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形态,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定义。

2、开放大学主要强调远程 教育 、优化资源整合,这种办学模式,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我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课教学与开放教育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微课对课程的优化设计、小课程的运用,将会有效地提升开放大学的教育效果。

3、四是 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与创新发展;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提升校园管理效能与决策水平。

教育心理学:定义性概念的学习为什么是下位学习?

1、下位学习:当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头脑中要同化的概念之间存在一种类属关系时,这时所进行的概念学习就是下位学习。

2、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例如,掌握了“蔬菜”这个概念,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下位学习。

3、举个例子,六边形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将已知的三角形概念进行扩展和同化;小明将“教育心理学”视为应用心理学,这不仅展示了命题学习中概念的连贯性,也体现了思考的深入和抽象。通过表征、概念和命题的学习,我们的思维逐渐成熟,世界在符号、概念和逻辑的交织中变得更加清晰。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1、教育心理学读后感1 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感想深刻。我认识到了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输导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是为了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3、可以说,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给了我们教师和班主任更多学习与思考的空间,让我们多一点对教学与管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感觉信息化时代下教师与班主任要坚持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理解,并把它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当中来。

4、逐渐提高标准,鼓励优秀者脱颖而出。(5)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持续性的提高。想到国家政策虽与我国有不同之处,也忆及自己对十九大报告中教育阐述的认知不足着实让人汗颜,学校是从事教与学的,其他所有活动都从属于这个目标。

5、教育是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综合体,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不能给予孩子正常的环境支持,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持久的影响,提倡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即高温暖、高控制),为儿童设定明确的界限,要求儿童遵守规则,期望儿童有成熟的行为。

听王利珍讲座《用心理学知识做教育》有感

一周一次的心理培训课程如约而至,本周“魅力教师必备知识讲座第二讲“用心理学知识做教育””,王丽珍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赞美。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影响到积极的心态,这节课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今天下午我用一节课,现学现卖跟学生们专门进行了一节主题活动“赞美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络整理,如有疑问,请联系(合作微信:id530000)。
本文地址:https://www.appledu.com/post/12784.html

相关文章